首页

sm扶桑女王

时间:2025-05-29 13:57:52 作者:全球首个5G-A智慧机场通感基站助力云南保山机场智能化转型 浏览量:11363

  中新网保山5月28日电(陆希成 倪婷 杜忠恒)28日,记者走进云南保山云瑞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跑道车辆的实时位置、空域鸟类活动路径等数据正在动态更新。作为全球首个应用5G-A通感一体技术的机场,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航空港正在探索从传统人工管理向智能化运营的转型之路。

  保山云瑞机场地处保山市隆阳区南郊,始建于1929年,曾是抗战时期飞虎队驼峰航线的重要起降场。1958年复航后,成为全国首个地州级民用航空站。2021年,正式启用新航站楼,设计年吞吐量180万人次。

  “传统的机场安全监测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和雷达探测,存在盲区多、效率低等问题。”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山机场航务部主任辉智鹏介绍,特别是对于低空无人机、鸟类等目标的监测,以往只能“靠眼看、拿望远镜观察”,难以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监控。

  转变发生在2024年3月。保山云瑞机场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下称“云南移动”)合作,建成全球首个5G-A智慧机场通感基站系统。目前已完成7个5G-A基站开通,并上线中移凌云低空监测平台,开展无人机飞行轨迹识别测试100余次,捕获鸟类飞行活动35次,飞行区车辆行驶轨迹识别测试50次,飞行区行人轨迹识别测试50余次。

图为5G-A通感一体化平台。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山机场 供图

  该系统以5G-A通感一体技术为核心,深度融合通信、感知与算力功能,构建全天候、多维度的主动安全监测体系。云南移动保山分公司DICT客户经理李金洲介绍,通过5G-A通感一体技术可实时追踪低空无人机、飞鸟活动轨迹,精准识别地面人员与车辆动态,并借助AI算法预测无人机碰撞风险,为应急处置争取关键时间窗口。

  针对传统有线监控盲区,系统创新部署5G RedCap轻量化摄像头,解决光纤布设难题。同时通过多载波聚合与FTTR(光纤到房间)技术优化旅客网络体验,实现安全防护与服务质量双重提升。

  选择保山云瑞机场作为全球首个试点具有典型意义。“云瑞机场地形平整、跑道构型相对简单,有利于技术验证和优化。”辉智鹏表示,此外,作为典型的中小型支线机场,这里积累的经验也更容易向全国同类机场推广。

  自系统启用以来,机场低空检测准确率达95%,实现7×24小时低空、地面监测,有效降低航空运行风险。

  “这套系统更大的价值在于将原本分散的、被动的安全防范转变为系统化、主动式的智能管理。”辉智鹏介绍,目前系统主要提供咨询信息而非决策信息,即向管理人员提示潜在风险,由人工进行研判和处置。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将逐步引入无人机自动驱鸟、智能巡检等应用,进一步提升机场运营效率。

  李金洲表示,5G-A通感一体技术在民航领域的首次应用,不仅为保山云瑞机场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更为中国中小机场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一条新路径。随着技术不断完善和应用场景拓展,这一创新模式有望在更多机场推广,助力民航高质量发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身边的变化)探路共富:老龄化社会,“医养”何以更“怡养”?

26日至28日,受冷空气影响,新疆东部和南部、内蒙古大部、甘肃河西、宁夏、陕西中北部、山西大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山东北部、辽宁西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西部局地有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华北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及东北地区气温将下降4~6℃,局地降温8~10℃;上述部分地区伴有4~6级风,阵风可达8~10级。

习近平主席向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福州12月7日电 (叶秋云)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与澳门科技大学共同合作的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东方葡韵——中国时尚美学大展”巡展开幕式7日在福建省美术馆启幕。

【万千气象看中国】穿越长沙铜官窑灯火璀璨夜 梦回“大唐夜游记”

“香港青少年选手都是首次来沪参赛,大家都很兴奋。”香港明星舞蹈艺术学院校长林巧燕组团带领香港选手参赛。她告诉记者,这些香港选手曾多次参与全球各地的赛事,参赛经验丰富。“一方面,他们非常放松,享受比赛过程;另一方面,他们刻苦训练,在形象和技术等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在不同场地、环境和对手等情况下做到收放自如,展现风采。”

【瓣瓣同心 十年砥砺】习言道|美丽宜居京津冀取得丰硕成果

截至目前,龙南市共收集民间文学520多个,龙南山歌2300多首,调查收集婚、嫁、娶、丧等人生礼俗习俗30多种(类),民间美术30多种,传统手工技艺80多种。(完)

湖南靖州飞山迎雾凇 寒梅傲雪“绽放”

“初读剧本最直观的感受是题材非常好,万步炎教授的事迹值得关注,排演这部作品挑战很大,毕竟科学家的生活对我们而言过于陌生。”刘九思是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参与过很多重大研究课题。创作这部话剧,她将搞研究的方法引入剧组,今年六月刚到长沙,就带领主创团队一起查阅资料、围读纪实文学作品、开展研讨总结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